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邯郸市从“相加”到“相融”从“共生”到“共赢”积极探索推进媒体融合改革

时间:2023-05-08 阅读量: 【字体:

邯郸市积极探索推进市级融媒体改革,通过机构重组、流程再造、信息共享、优势互补、人才共用、一体发展,构建“一个党委、两个机构、一体化运行”的体制机制,建立起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现代化传播体系,创建了市级媒体融合改革的“邯郸实践”,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4月,中宣部将我市列为首批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

一、重塑组织体系,促进媒体融合发展

围绕市级媒体深度融合、做大做强,我市积极主动整合市日报社、市广播电视台,成立新闻传媒中心,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组建新闻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传媒中心所有经营性资产;成立新闻传媒中心(集团)党委,中心和集团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一体化运行,全面实行现代化管理、考核、监督机制。一是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在隶属关系上,归口市委宣传部管理,坚持党对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不动摇,确保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沿着正确方向推进。二是坚持精简设置原则。大幅核减领导职数和内设机构,部门领导职数由22名精简至10名,中层领导职数由199名精简至154名,内设机构由88个精简至49个。三是坚持服务主业原则。按照“行政、采编、经营”三条主线,成立行政服务中心、策划调度中心、新闻采集中心等六个中心,分别管理下设49个内设机构。四是坚持职能优化原则。科学界定新闻传媒中心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部门职责边界,理顺管理体制机制,促使新闻传媒中心定位清晰、职责明确、运行顺畅。

二、重构管理体系,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新闻传媒中心组建后,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建立起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管理机制,真正实现媒融、人融、心融、事融。一是改革选拔任用体系。全面推行“竞聘上岗、双向选择”,择优选用人才,优化干部结构,大幅核减中层职数和中层岗位。二是完善员工聘用体系。目前共有1354名员工,其中,事业在编员工714名,非在编员工640名。在编员工在档案管理、事业身份、社保待遇、退休办法等方面保持不变。非在编员工全部纳入传媒集团统一管理、统筹使用,薪酬待遇实行同工同酬、以岗定薪。三是改革薪酬分配体系。制定出台员工薪酬分配实施办法,打破编制内外身份、学历、职称界限,建立以岗定薪、以绩取酬的薪酬分配制度,有效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四是建立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对内留才、向外引才、全面育才工程,推动采编队伍向全媒体编辑记者快速转型,经营队伍向市场化、创新型快速转变,服务保障人员向高效化、专业化快速提升。

三、建强新媒体平台,发挥一体化效能

通过机构重组、流程再造,新闻传媒中心构建起了由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移动端等多种传播形态组成的全媒体矩阵组建一年来经营创收同比增长达10.66%。一是成立传媒中心编委会,建立全媒体策、采、编、发、播、管一体化流程。统筹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各平台,实现新闻信息集中采集、多元生成、全媒体传播,形成较强宣传合力。在重大主题宣传上实现了“全主力上阵、全手段使用、全平台发布、全天候推送”。二是优化全媒体流程,建立全媒体工作机制。以融媒体指挥大厅为中枢,中央媒资库为大脑,打通各媒体平台制作发布端,形成了“大平台+小平台”“综合平台+行业平台”“自有平台+入驻平台”的纵横传播网络。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新媒体平台影响力。关停并转一批受众少、影响力弱的平台账号,集中力量打造以客户端为核心的移动网络传播矩阵。移动传播矩阵平台数量由原来的60余个减少至30个,用户粉丝量由原来的1800万跃升到3000万以上,客户端用户接近500万,形成强大舆论声势。

四、创新经营模式,打造传媒新业态

新闻传媒中心组建以来,通过资源整合、开拓渠道,探索出以“媒体+”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经营模式,形成了主业突出、多业并举、服务社会的现代传媒产业新业态。一是稳步提升支柱型产业项目。将传统产业与新媒体平台有效融合,紧盯用户需求树立服务理念,实现传统产业稳步增长。2022年,新闻传媒中心传统媒体经营收入较往年显著提升,印务生产基地以及政务服务、会展、培训等经营业态不断扩大规模,逐步向支柱型产业升级。二是创新开拓信息数据化产业。依托大数据产业优势,孵化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同步启动“媒体资源数字化工程”“邯郸纪录小康数据库工程”“邯郸文化数字化工程”等,面向社会提供决策咨询、调查研究等数据服务。三是整合提升政务服务功能。主动对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建立一体化政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形成了“新闻+政务服务”的运营模式,通过“前端受理发现、平台分级转办、部门限时办理、数据应用辅助、全程跟踪督办、办结回访评价”的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